植物所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近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中科院植物所4项成果入选。 

  光合作用系统的超分子组装及光能的生物利用机制  中科院植物所光合膜蛋白团队及合作团队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学和冷冻电镜结构解析技术,首次解析了硅藻捕光天线复合体、硅藻光系统I-捕光天线I超级复合体、硅藻光系统II-捕光天线II超级复合体的结构,破解了硅藻光合膜蛋白超分子机器的结构和功能之谜,揭示了硅藻高效捕获、传递蓝绿光和对强光保护功能的分子机制。团队还利用冷冻电镜结构解析技术首次解析了红藻光系统I-捕光天线I超级复合体、绿藻光系统I与捕光天线III的超级复合体、绿藻光系统II-捕光天线II超级复合体的结构,阐明了藻类在水下低光强条件下有效捕获光能的结构基础,为揭示光合系统超分子蛋白复合体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国被子植物区系演化历史  植物所植物大数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团队结合生命之树和海量物种分布数据,首次从分子系统发育角度揭示了中国被子植物的时空分化格局。研究表明,中国大多数现生被子植物属(约70%)是在中新世及其以后分化;500 mm年等降水线是中国植物区系年龄和植被分区最重要的分界线。研究为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花伴侣植物物种智能识别系统  基于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中国植物图像库海量图像数据开发的“花伴侣”智能识别应用,已成为公众识别常见植物、获取植物学知识最便捷的渠道。开发的花伴侣专业版“植物智”APP整合了中国植物志、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中国植物图像库数据检索,可实现1.5万种植物生态图像和1万种植物腊叶标本的智能识别,其分科、分属的准确率已达到90%以上,图像智能识别已成为继DNA条码后最便捷的物种鉴定手段,服务于物种资源普查、国门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 

  果蔬真菌毒素合成的分子基础及防控技术  植物所果实逆境应答及生物控制技术研究组首次探明棒曲霉素在胞内合成转运路径及分子模式,开发了靶向调控病原菌致病产毒基因的天然抑菌物质及源头精准防控新技术,防控效果达85-100%首创降解棒曲霉素的生物酶制剂及果蔬真菌毒素消减的新技术,毒素降解率达92-100%创制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的微流控免疫分析技术及6种快检产品,时间缩短65%,成本降低80%以上。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 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共分总序、百年回望、基础研究、高新技术、重大专项、农业科技、社会发展等12个展区。通过1300多件实物、200多件模型等,集中展示了“十三五”以来的重大科技创新成就。 

  “十四五”期间,植物所将继续面向植物科学前沿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农业转型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的重大需求,为我国科技创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综合办公室供稿)

 

光合作用系统的超分子组装及光能的生物利用机制

中国被子植物区系演化历史 

花伴侣植物物种智能识别系统 

果蔬真菌毒素合成的分子基础及防控技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