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科研人员提出全球各国在实现《昆蒙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保护地目标时“共同但有区别”的保护责任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蒙框架)》。其中最受关注的行动目标是,到2030年至少保护30%面积的陆地和海洋(30×30目标)。然而,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实施30%的保护地目标时,除了国家主权和国情外,还需要考虑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中科院植物所马克平研究组与合作者以生物多样性和碳为保护对象,识别了全球统一保护30%50%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最丰富的区域(全球情景的优先区)和国家各自保护其国土范围内30%50%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最丰富的区域(国家情景的优先区),对比了在全球情景和国家情景下识别的优先区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碳固持能力的保护成效,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保护挑战。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昆蒙框架“30×30目标的路径和建议。 

  该研究发现,为了提高保护成效,自然保护地网络的扩展必须集中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碳最丰富的地区;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热带和岛屿国家,在此过程中将面临极大的保护挑战。因此,需要在国际间建立强有力的筹资机制来支持国家间的合作和协调行动,以便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地分担保护成本。 

  该研究建议采用全球保护优先区方案指导国家保护行动,并使用“全球保护优先区维持或恢复到良好状态的比例 ”作为评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一项指标;《生物多样性公约》各缔约方应尽快建立有效机制,确保各国公平地分担责任和义务,并履行各国在目标19中承诺的全部资金责任,支持面临高保护挑战的欠发达国家实现其自然保护地目标。 

  该成果于5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One Earth。植物所申小莉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刘鸣章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李晟研究员与植物所马克平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590332223001550 

  (植被生态实验室供稿)

以陆生脊椎动物为代表的物种多样性和陆地碳储量为代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评估保护优先区的量化指标

全球和国家情景、30%50%保护目标下的现有保护地(PAs)、生物多样性关键区(KBAs)和有待增加的保护优先区。全球情景下识别的保护优先区更集中在物种丰富度高、碳储量高的地区,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中非的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多个热带国家

全球和国家情景、30%50%保护目标下的现有自然保护地(PAs)、未被保护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区(KBAs)、有待增加的保护优先区和无需保护的地区的面积百分比。此图只显示了各大陆上土地面积>30,000平方千米、目标百分比最高和最低的5个国家

全球情景、30%50%保护目标下各国的保护挑战。保护挑战等于国家范围内的优先保护区面积与按购买力平价(GDP PPP)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具有相似面积的优先区的国家,如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蒙古和南非、玻利维亚和印度,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其面临的保护挑战可能差异巨大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