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
科普动态
科普园地
科普场馆
特色项目
科普站点
您来科普
 
多肉植物生境赏析系列:理查德斯维德地区

  理查德斯维德地区——南非多肉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 

典型的理查德斯维德地区景观

  理查德斯维德(Richtersveld)地区位于南非西海岸最北端,为高山峡谷构成的山地荒漠植被区。该地区极为干旱,年降雨量仅有15-300毫米。范德斯特山(Vandersterrberg)以西降雨主要集中在冬季,以东降雨主要分布在冬季和夏季。尽管雨量稀少,大西洋规律的海风带来湿润的海岸雾气,使得多肉植物能够生存并成为该地区的优势物种。 

  理查德斯维德地区是南非多肉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地区。在理查德斯维德地区分布的多肉植物,大多低矮,体型较小。这里分布着番杏科超过40个属的种类,景天科青锁龙属(Crassula)、奇峰锦属(Tylecodon)、牛儿苗科月界属(Sarcocaulon)、菊科黄花新月属(Othonna)、以及马齿苋科的许多小型种类广泛分布于此。 

低矮的番杏科肉锥花属植物(Conophytum lydiae),生长在碎石山坡上

生境中的番杏科植物魔玉(Lapidaria margaretae

生境中的青锁龙属植物月晕(Crassula tomentosa

生境中的景天科植物鲁布奇峰锦(Tylecodon rubrovenosus

  也有一些较为大型的多肉植物分布,如高可达15米的皮尔兰斯芦荟(Aloe pillansii)、高达15-20米的箭筒芦荟(Aloe dichotoma)等。这些高大的树状芦荟散布于荒凉的石山上,形成了典型而独特的景观。 

高大树状的箭筒芦荟(Aloe dichotoma

  皮氏芦荟(Aloe pearsonii)是分布于理查德斯维德地区的濒危植物,虽然单个种群数量巨大,但分布范围狭窄,易受人为扰动,生存受到威胁。 

濒危植物皮氏芦荟(Aloe pearsonii

  分布于高山山顶的加利普芦荟(Aloe gariepensis),又名醉鬼亭,是十分耐旱、耐寒的种类。在原生境中观察到具有橙红色和黄色两种不同花色的植株。 

加利普芦荟(Aloe gariepensis),左边植株花橙红色,右边植株花黄色

  理查德斯维德地区景色壮美,历史文化悠久,其文化植物景观已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与浓郁的部落文化完美交融,成为南非西北部重要的旅游胜地和南非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核心地区之一。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100093 电话:010-62590835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67583号-24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