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
科普动态
科普园地
科普场馆
特色项目
科普站点
您来科普
 
杏林与杏坛

  杏林春晓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各种传说。三国时期名医董奉,替人治病,却不收分毫,只要病人康复后在他的住处栽杏树以示纪念即可,数年后,竟有杏树十万株。当时称之为“董仙杏林”。杏树长大后董奉规定凡来买杏者,只要拿一些粮谷交换即可,他又拿这些粮食救济了无数贫民。久而久之,“杏林”一词便成了中医界的代称;杏花成了中医之花;“杏林高手”代指医术高超的医生;人们用“杏林春暖”称颂医生的美德。

   杏坛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曲阜祖庙筑坛,球植杏树,遂以“杏坛”名子。  

  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该坛建于宋代,四周环植以杏,故名;金代又于坛上建亭。明代后期重修,即今日杏坛。 

  “杏坛”和“杏林”两者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前者指教育,后者指医道。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100093 电话:010-62590835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67583号-24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