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园与知乐网合作主办的学生一日冬令营“知乐游-学做小小园艺师”活动于1月19日在中科院北京植物园成功举行,来自东交民巷小学的70余名学生及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植物所能源重点实验室、展览温室等重要场馆,并在之后参与了“跨越千年”“东方插花”等动手实践活动,学生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到了许许多多课本中无法接触到的有趣知识。
从这一刻起,让孩子们关注绿色
想知道小朋友们对于植物的兴趣有多大吗?当同学们走进植物展览温室的,看他们兴奋的样子,看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举起相机不住的拍下这些平时看不到的植物,甚至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每一条今天收获的知识的时候,你便能深刻的感觉到了。
在这所中科院植物园的展览温室中,展出了琳琅满目近千种植物,老师一路讲解,在一株名叫“桫椤”的植物前,老师对大家说道:“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同学们听见,对其兴趣大增,问起它的习性、繁殖等情况,老师一一对其做出解答,并且补充道:“这株植物曾经和恐龙生活在一起,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样子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说,你现在看到的这株植物,几亿年前就是这个样子!”更是引起同学们的一阵惊呼!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尽量把一些特殊有趣的植物介绍给同学们,如生长于岩石之上的“铁线蕨”,以枝代替树叶吸收养料的“光棍树”,歌中常常唱到的“栀子花”等等,每每引得同学们驻足不前,仔细观察,而经过了这样的植物之旅,也将学生们对于植物的兴趣激发到最大,走出温室,突然对周遭的绿色都燃起了极大的兴趣,即便是路边一棵普通的松树也关心起来,老师从一棵松树下捡起一块东西对大家说:“大家看,原本大家平时不注意的这块黄色的东西,就是松树的雄球花!”
加油!让我们找到“宝藏”
我想每个人小时候都有寻找宝藏的梦想,而在这次“小小园艺师”的活动中,主办方特意满足了孩子们的这个愿望,只是寻找的不是宝藏,而是10道有关于植物的题目的答案,这些答案都隐藏在植物园中,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
经过了温室之旅之后,同学们拿出之前准备好的“藏宝图”出发了,而要寻找的这十种植物,分布在这所100余公顷的偌大植物园的各个角落,更是分属不同科属,提示也是一些谜语一般的字眼,但同学们动起脑筋,也不觉辛苦,仔细研究“藏宝图”的路线,纷纷找出了答案,什么代表佛家的“菩提”、有“小脚”现象的柿树、“活化石”水杉、“植物界中的熊猫”银杏等等,冬日虽然寒冷,可当同学们找到这些“宝藏”回到集合地点的时候却也已经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但瞧他们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相信心中一点也不觉得累吧。
置身其中,让知识更加深刻!
什么样的记忆让你印象最为深刻,怎样学习到的知识让你永远也无法忘记?我想莫过于亲身体验、置身感受了。在本次的活动中,一共给同学们安排了“跨越千年”“艺术压花”以及“东方插花”三项动手实践活动。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标有历史的阳光甬道上穿行而过,虽只有百余米的距离,却从始皇帝一统六合开始一直走到了清朝灭亡,每走进一个“朝代”,老师便把这个朝代的皇帝,名臣,事件等等告诉大家,一条刻着千年的甬道走完,老师转过头来对大家说:“过去的历史已经过去,我们在用它来指导我们前进的同时更要明白,未来是掌握在你们手里的!”
随后,老师们带领大家来到科普实践中心,展开了“东方插花”和“艺术压花”的活动,进一步了解关于中国的文化,更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插花,亲身去感受和了解植物,而传授大家插花技艺的,正是植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刘政安博士,刘政安博士将自己对于插花的理解,用最浅显的话语娓娓道来,同学听完也积极得动起手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插出了一件件美丽多姿的作品来。
活动的最后,研究所为表现优秀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在本次“小小园艺师”的活动中,同学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也让人看到了孩子们对于知识其实是非常的渴求,尤其是在探宝以及之后的猜灯谜的环节中,有些同学甚至不要奖品,只是想要回答问题而一次次的来到工作台索要题目。
而当这短暂的一天结束之后,同学们迎着夕阳踏上归途,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一天吧。

拍下它好好研究一番 让我写下每一条植物的知识

桫椤树:“我几亿年前就是这个样子!” 原来一棵普通的松树,也是这样的神奇!

“这个就是松树的雄球花!” “宝藏”到底在哪里,好好研究线路,快点找到!
猜灯谜,我的答案对吗?好紧张! 一起走过千年,未来在我们手里

听老师为我们讲述千年的知识 让我来做现代小鲁班

“我也要做科学家!” 是什么让我笑的如此开心

让我好好的修剪修剪,插出一件最棒的作品 让刘老师给我讲讲我的作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己动手,学习艺术压花 我获得了植物小博士的称号!